心中有阳光 脚下有力量
心理咨询热线 18923722268
0755-82985430
生命、生活与人生
来源:原创    作者:郑晓江
 
 对人生选择作一沉思,可以看到,人生的选择实际上有三大向度:一是出于生活方面的选择,一是出于生命方面的选择,一是出于人生的选择。
 
人生可别为生活与生命二大部分,人们在生活中要吃穿住行,要享受,要舒适,要出人投地,所以必须奋斗努力,去做各种生活的选择,以达到自我的企盼和目标。因此,出于人们生活之需的人生选择一般是建基于自我的兴趣、有利与否、爱好等等,这是一种变动性很大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选择系统,而且成功多,失败也很多,人们在生活中放弃某种选择与重新做出某种选择都是很经常的事。甚至在人之生活的选择中,有时会不顾某些社会的准则、道德的规范,乃至内在良心的召唤,走向机会主义和个人至上主义。生活中人们追求的是享受、成功、快慰、舒适等等,这些都主要是一些感性的价值,所以,短视、功利、急于求成,甚至于不择手段地进行人生的选择都是可能的和经常的,甚至是可以理解的。
 
人之生命存在则不一样,它表现为时间流逝中的生物体的不断成熟并最终趋于老化和死亡,特别是与人之有机体成熟相伴而行的意识、观念、思维的不断发达。所以,人们的生活尽可求变,而生命存在则求平稳;人们之生活中的选择常常求的是当下、直截、立马就收获,而生命中的选择则因为是出于生存的需求故而往往求的是长远、未来和绵延不绝;生活中的选择因为当下、因为急功近利,所以会常常不太顾及他人与社会,而生命中的选择则因要虑及未来,所以考虑的因素比较的多,也比较的愿意遵循外在社会的和内在良知的种种准则。
 
人生是人之生活与生命的和合体,其所延伸出的选择往往是以发展为核心的。发展是一个综合性的目标,它既是物质的更是精神的,它是当下的也是长远的,它是为“我”的也是为“他”的。作为人生的选择,一般都比较关注于合理与否;作为生命中的选择则主要关注于合适与否;作为生活中的选择,则更关注于合意与否。三者之间既有密切联系,也有明显区别。
 
可见,虽然人既是生命体又处于日常的生活之中,是生命与生活的和合体,但人出于生活考量的人生选择与出于生命考量的人生选择,以及出于人生考量的人生选择存在着一种紧张的关系,甚至于产生某种激烈的矛盾,它使人们在选择的过程中常常会有左右摇摆的情况,处于某种二难、三难、多难的选择之中。
 
在现实的生活中,人们往往关注当下此在的状态,所以,出于生活中考量的人生选择常常压倒并淹没掉出于生命存在和人生发展考量的人生选择,毕竟欲望的满足是现代人最根本的问题和最急迫的问题。古之圣人孔子则不愿如此选择,他告诫世人:“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论语·里仁》)
 
求“富”者,乃追求钱财之多也;求“贵”者,乃求其权势地位之显赫也。这都是出于生活考量而做出的人生选择。所谓“道”指的是社会准则、人伦道德,这些可以说都是出于人之生命考量而立的人生选择标准。在一般的情况下,人们生活求好的考量会压倒生命求好的考量,因此,求富求贵而不顾其它之事之人在人世间可谓是比比皆是,而只为道义不管生活中之获取之享受的选择者则十分的罕见。实际上,这是一种近期的利益选择与长远之利益考量之间的区别。取眼前之利,也许能获得当下的享受(也许不能),但常常会因此而断送自己未来之利(当然也可能不会),引发无穷的遗憾。为将来之理想(生命的、人生的)而做出选择,也许人们当下会受损,会痛苦,但以后却可能获得巨大的成功,得到灵魂的喜悦,一生无憾。那么,我们现实中的人是求眼前还是选择未来呢?是注重生活还是注重生命和人生呢?孟夫子有一权衡选择之后再选择的议论:“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孟子·告子上》,《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63年版)
 
在此,孟夫子当然承继了孔夫子的思想,但仍有某些发展。因为,在孟子看来,生活中的选择应该尽量求好求佳,在“鱼”与“熊掌”的选择上,孟子告诉人们当然应该取“熊掌”而不选“鱼”。但是,孟子认为,生活中的人生选择可以立出大小多少好坏等价值标准,人们也应该尽可能地去取得“大”、“多”、“好”,而不选择“小”、“少”、“坏”,这都是合理的和可行的;不过,人们必须把出自于生命存在考量的人生选择置于出自生活考量之人生选择之上,它们是性质不同的选择。也就是说,生活中我们的选择是很多很复杂的,但最高和最大的选择则是求得生命的延续,如果生命都不能存在了,一切生活中的选择又有何意义呢?所以,生命的选择必高于和重于生活的选择,此其一。问题到此并未结束,在孟夫子眼中,对道义的选择又要高于和重于生命存在的选择,所以,在面临是求“生”还是求“义”的选择时,人们应该也必须放弃“生”去求得“义”。这即是儒家特别提倡的“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人生价值选择的标准。
 
那么,“义”的人生价值选择何以贵于生活中的选择、何以贵于生命存在的选择呢?关键在于它是出自于生命永恒存在的不朽之愿望。也就是说,人们若选择“义”重于生活重于生命的价值观,则可以通过“立德”、“立功”、“立言”而达到生命存在的永恒与不朽,这当然应该是人生中最大最根本的选择了。
 
但是,问题在于,在许多人眼中,生活中的选择是当下此在的,是立竿见影的,它可能带来的利益和享受是那么的诱人,那么的让人陶醉,“我”又何必去为了什么虚无飘渺的生命之后的价值而放弃眼前之利呢?这样一种人生选择中的两难,实是生活选择与生命选择之间的紧张引发的。
 
人之生命是过去、现在与未来的合和体,而人之生活只是当下此在的感受。过去的生活已经一去不返了,未来的生活还没有开始,人们所能把握的只是当下此在的生活,而生活是什么?不就是一系列的感觉感受组成的吗?所以,人们若仅仅立于生活的立场来确定人生选择的准则,便一定会是关注现在,注重眼前之利的。这样一种选择的立场,是由生活的品性所决定的。人对生命的感觉决不如对生活的感受那样直截了当,那样清楚明白,因为生命是一时间之流,现在之生命只不过是过去生命之延续,又只能显现于未来的生命之中,仅仅是当下是构不成生命的。所以,人们若立于生命之立场来进行选择,比较容易用未来的状况来确定其原则,因此而易于采用道德的、社会的、普遍的和永恒的价值来进行人生的选择。这样一种选择的态度是由生命的品性所决定的。
 
一般而言,一个人首先有生命才有生活,生命是生活的物质承载者,是生活得以存在和实现的基础,所以,人生中的选择不能忽视生命之深层的需要。但生活是人直接感觉到的东西,人们是活在当下的,因此,源于生活的人生选择是不可忽视的,也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善于把源于生命的人生选择与源于生活的人生选择较好地统一起来,方可达到选择的正确、成功与幸福。此外,生活中的人生选择一般多受外在因素的影响,比如我们都想荣华富贵,但这个世界上只有少数人能达此目的;与此不同的是,生命中的人生选择却主要是出于主观的追求,你要选择做一个“正直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好人”,则多不受外在客观的影响,而是你愿意的话就可能通过努力做到,无论你在现实社会中是富还是贫、是贵还是贱、是达还是困,等等。这也说明了,生活固然是“我”的生活,但怎样生活却不完全取决于“我”的愿望、“我”的追求、“我”的选择,它们受到太多太多的外在因素的制约;但生命则不然,生命的主体在“我”、生命存在的状态在“我”、生命要如何发展在“我”。也就是说,我可以选择做一个好人,亦可选择做个坏人;我可选择为理想而生活,也可选择为当下之利而活着;我可以选择无私地帮助他人的生活,也可选择只为自己不顾别人的生活,等等,这些都与我们来自于生命的人生选择相关联。
 
生活是生命的外在形式,是生命的社会性表现。我们每个人都在现实中生活,对此,我们当然会有许多出于生活的人生选择,这是正当的合理的,也是必不可少的;但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生活的层面内化入生命存在的层面,从生活中的人生选择走向生命层面的人生选择。从而在现实生活中,努力地去做个“好人”、做个有“道德的人”、成为对他人对社会的“有益的人”,这样才能达到所谓生活与生命中的人生选择的正确与合理,获得一个完整无缺的人之“生”。
 
 
 
 
 
 
更多优秀导师
  • 梁宇颂( 中国心理学会临床注册系统注册督导师、注册心理师)

  • 陈韵莲(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 李贞(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 李虹(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