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阳光 脚下有力量
心理咨询热线 18923722268
0755-82985430
幸福的阳光,照进中级人民法院

作者:周爱华

    5月10日早晨,都市阳光心理咨询中心的郑晓江教授带领团队,走进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进行《幸福从心开始》的演讲培训。郑晓江老师多年来专门从事中国哲学与文化的研究,尤其擅长生死哲学与生命教育的研究,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课堂上,当郑晓江老师讲到法官的压力很大时,引起大家的共鸣,有法官表示工作环境复杂,内心容易焦虑;还有法官表示工作量大,体力跟不上;又有法官表示自己社会地位不高,普通老百姓对法官有偏见。原来法官们只是中国最平凡的一个群体,却是最不被了解、最不堪重负的一个群体,也是一个幸福指数非常低的群体。

    接下来,郑老师分析了大家幸福感不高的原因。因为内在有着一无所有的焦灼感。现代人常常犯的错误是,只知有生活所求不知有生命所获,只知自己的物质欲望要满足,追求的全是感官刺激。这是因为许多人常常误以为生活就是生命、就是人生,所以把生活所求误当人生的全部。而生活所求主要是金钱、权利、色欲等等,有些人便以此来充实人生中的每一时刻每一空间。可是,一者,人之欲望的满足是有限的,二者生活欲望满足带来的刺激感会迅速地消失。于是,这样一种把生活所求当作人生全部的做法,必不可免地让人于外在的烦忙和内心的烦神中彷徨、呐喊和挣扎,陷入了人生的痛苦与无聊,甚至因此走向了厌世、轻生。可见,如果人们把人生所求全部定格在生活所求上,最终难以寻获生命的价值和幸福快乐。 

    我们特别要注意一种人生的误区:为了追求一时的生活快乐而失去了一生的生命幸福;为了追求当下的生活快感而失去了生命中永远的幸福。这是我们需要特别反省与警惕的。

    郑老师讲述了大量汶川地震中发生的死亡故事。由死来观生,只有死亡来临时,大家才会知道活着真好,拥有的真多;只有死亡来临时,大家才懂得珍惜。郑老师深情的的声音,让大家几度眼泛泪光。

    所以,合理的人生规划要从生活所求发展到生命所求,既从追求感性生活的丰富来获得生活的意义,更应该努力地去追求生命创造来获得生命的价值,这样才能获得幸福与快乐的人生。

    只有生命品质提高了,幸福度才会提高。生命品质意谓人们在富裕的物质生活基础之上,心理上健康稳定,家庭与人际社会关系良好,心灵中充满着愉快欢乐,精神世界无比的充实。如果我们的物质生活空前丰富了,可环境更恶劣了,精神更空虚了,社会更混乱了,那又有什么意思呢?那又谈何幸福人生呢?我们要在物质性拥有越来越多的基础之上,让我们的精神更愉快,让我们的心理更平静,使我们的环境更优美,我们的社会更稳定,这就提升了生命的品质,如此,我们的幸福度就得到了提升,我们也获得了真正的幸福生活。

    随后,郑老师讲述了幸福从“心”开始的六个步骤:

    第一、确立目标,寻找意义

    一个幸福的人,必须有一个明确的、可以带来快乐和意义的目标,然后努力地去追求。真正快乐的人,会在自己觉得有意义的生活方式里,享受它的点点滴滴。 

    第二、学会选择,懂得放下 

    一个幸福的人,要懂得放下,放下就是充许任何事情发生,不与现实对抗,许多时候我们改变不了现实,但我们可以改变面对现实的态度。

    第三,珍惜拥有,“知足惜福”

    第四、与人为善,学会宽容

    第五、阳光心态,直面生活

    第六、懂得感恩,学会分享

    最后,郑老师让大家观看一个视频,生命列车的视频。人生就好像一趟列车,有的人只能陪我们一小段路程,然后下车了,我们也不必太伤心,因为他到达了他的目的地;有的人跟我们坐在同一个车厢,却从来不曾交流过;有的人,跟旁边的人在吵架。不管如何,最终,我们都要下车,结束我们这趟生命旅程。人生的这段路程不长,所以我们要愉快的前行,不要带着怒气、怨气、悔恨下车。

    课程结束了,大家纷纷表示对人生观、价值观有了新的看法。

    谢谢郑老师给我们带来如此精彩的课程。

更多优秀导师
  • 梁宇颂( 中国心理学会临床注册系统注册督导师、注册心理师)

  • 陈韵莲(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 李贞(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 李虹(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