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络
积极心理学是美国心理学界正在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以Seligman和Csikzentmihalyi的《积极心理学导论》为标志,愈来愈多的心理学家开始涉足此领域的研究,矛头直指向过去近一个世纪中占主导地位的消极心理学模式,逐渐形成一场积极心理学运动。
1积极心理学简介
积极心理学英文为Positive Psychology,这在香港译为正面心理学,台湾的学者把它译为正向心理学,而积极心理学是我们大陆的一种翻译。它是指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平均水平的普通人,它要求心理学家用一种更加开放的、欣赏性的眼光去看待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等。
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研究的一种新型的模式,当然它是相对于消极心理学而言的。所谓的消极心理学主要是以人类心理问题、心理疾病诊断与治疗为中心的,如在过去一个世纪的心理学研究中,我们所熟悉的词汇是病态,幻觉,焦虑,狂躁等,而很少涉及到健康,勇气和爱。例如,在我们身边不乏有这样的经历:当你告诉对方你是一名心理学的研究生,在大多数情况下对方可能会说,“学心理学不错,可以帮别人排忧解难”。其实,这种思想是在严重受到消极心理学的影响之下而产生的。对于《心理学摘要》(Psychological Abstracts)电子版的搜索结果表明,自1887年至2000年,关于焦虑(anxiety)的文章有57800篇,关于抑郁(depression)的有70856篇,而提及欢乐(joy)的仅有851篇,关于幸福(happiness)的有2958篇。搜索结果中关于消极情绪与积极情绪的文章比例大约为14:1。这个统计数据显示,两个世纪以来,似乎大多数心理学家的任务是理解和解释人类的消极情绪和行为。
这种以消极取向的心理学模式,缺乏对人类积极品质的研究与探讨,由此造成心理学知识体系上的巨大“空档”,限制了心理学的发展与应用。在这种背景之下,积极心理学呼吁:心理学应该转换为研究人类优点的新型科学,必须实现从消极心理学到积极心理学模式的转换,研究人类的积极品质,关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2 理论背景与发展近况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渊源,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Terman关于天才和婚姻幸福感的研究,以及荣格的关于生活意义的研究。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这种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中断了,战争及战后心理学的主要任务变成了治愈战争创伤和治疗精神疾患,研究心理和行为紊乱的秘密,找到治疗和缓解的方法,心理学对人的积极情绪的研究似乎被遗忘了。五六十年代,马斯洛、罗杰斯等人本主义心理学开始研究人性的积极一面,对现代心理学的理论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心理学家对于心理活动的积极一面的重视。但在当时的背景条件下,人们更关注战后的心理问题的治愈和解决,所以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的努力没有使主流的心理学研究主题发生根本的转移。再加上他们主要依靠个人的观察、体验和传记资料,缺乏必要的实验手段和实症根据,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发展。
在20世纪末的10年研究中,心理学家开始关注对于心理疾患的预防,在对于预防的研究中,研究者们发现,对于抵御心理疾患起缓冲作用的是人类的力量:勇气、乐观、人际技能、信仰、希望等,因此研究人性的积极方面,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并探索如何增强年轻人人性中的力量和美德,帮助人们不断发展自己,这将是更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事情。
基于以上的理论背景,美国前任心理学会主席Seligman(1998)要研究积极的心理学,帮助人们过更快乐、更积极健康的生活。他曾说到:“心理学家热衷于把-8的人提到-2,而我的目标是把+2的人提升到+6。”他指出心理学有3个使命:治疗精神疾患、使人们的生活更加充实、发现并培养有天赋的人。由于心理学界过去重视对于消极心理的研究,所以现在有必要提倡积极心理学,从而拓展心理学在后两个方面的贡献。
近年来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在美国心理界引起了广泛的兴趣。1999年,Templetion 基金会设立“Templetion积极心理学奖”,奖金总额共计20万美元,第一名的奖金达10万美元,以鼓励那些“最聪明的年轻人”投入到积极心理学的研究。2000年1月的《美国心理学家》杂志(American Psychologist)出了一期关于“积极心理学”的专刊;2001年3月的《美国心理学》杂志又出了关于积极心理学的专栏。由此可见美国心理学界对积极心理学的重视与关注。积极心理学在欧洲的发展也极为迅速,相关的组织、会议研讨会相继成立及举办,例如“第二届欧洲积极心理学会议”将于2004年7月5-8日在意大利的米兰举行。亚洲关于积极心理学的发展,似乎尚在起步(或是仍未起步),到目前为止,并没有相关的积极心理学的会议或组织在亚洲举办或成立。
3研究范畴
2000年,Seligman 和 Csikszentmihalyi 在《美国心理学家》中提到,积极心理学的主要范畴有三:一为正向经验(positive experience),如快乐,主观幸福感等;二为正向特质(positive trait),如自我决定、智慧、创造力、美德等;三为正向环境(positive community),如社会关系、文化规范、家庭影响潜能的发展等。到目前为止,许多学者对以上几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下面分别加以介绍。
3.1正向经验(positive experience)
正向经验,主要是指一种积极的主观体验,如主观幸福感、快乐等,这些领域都有人做了一定的研究。另外,在研究这些领域的同时,许多的学者对正向的情绪与身心健康的关系也进行了探索。
3.1.1主观幸福感的研究
主观幸福感是一种试图理解人们如何评价其生活状况的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它是人们根据内化了的社会标准对自己生活质量的肯定性的评估,并由此产生积极情绪占优势的心理状态。主要有3个部分组成:生活满意,高水平的正性情感和低水平的负性情感。主观幸福感的研究涉及主观幸福感的本质、影响因素、心理机制、评估以及如何增进人们的幸福水平等。目前,对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引起了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的兴趣,最近10年间这方面的研究已有几千篇,这些研究相当部分是集中在生活事件和人格因素对于主观幸福感的影响这一领域。生活事件与主观幸福感间关系的追踪研究表明,只有3个月内的生活事件会影响主观幸福感。对于生活事件男女两性有相似的反应,但也存在着一些性别角色的效应:女性持续的体验到琐细的小事件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而男性更倾向于受近期的整体条件的影响。关于人格因素对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研究发现,与主观幸福感联系最为紧密的人格特征为信任、情感稳定性、控制欲、耐性等。跨文化研究表明,人格对于主观幸福感的情绪成分的影响是泛文化的,而对于主观幸福感的认知成分的影响是受文化影响的。
3.1.2 快乐的研究
快乐这种积极情绪也是积极心理学的重点研究方向之一,很多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了研究。Lyubomirsky 比较了那些快乐和不快乐的人,发现他们在认知、判断、动机和策略上都有不同,并且这种不同经常是自动化的,未被意识到的。快乐的人对社会性比较信息较那些不快乐的人不敏感。跨文化的研究表明,在较为贫困的国家,人们的快乐程度与收入水平有较大相关;而在富裕的发达国家,个人的快乐程度与收入水平相关甚少,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亲密的人际关系,包括友谊和婚姻,对于快乐有很大影响。具有亲密朋友的人更快乐一些;而已婚,,未婚和离婚者的快乐程度则依次递减。同时越有虔诚的宗教信仰的人越容易快乐。也有学者从时代变迁的角度对快乐进行了研究,认为现代社会中人际关系比前代冷漠,竞争加剧,而且,大众传媒的发展促使人们与世界上最优秀的人比较,而这种比较降低人的自我评价,从而产生抑郁和不快。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D.M.Buss (2000)提出了提高人的快乐的建议: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并发展亲密友谊;选择一个与自己在价值观、兴趣、人格特征等方面都有相似的配偶;适当设立一些期望值,他们的实现会给人带来很大的满足和快乐。
3.1.3正向经验与身心健康关系的研究
在研究主观幸福感、快乐等积极主观体验的同时,许多的学者对积极情绪与身心健康的关系也进行了探索。
在心理健康方面,Diener认为:心理健康的三个标志是,一为主观性,心理健康是个人的主观体验,客观条件只作为影响主观体验的潜在因素。二为积极方面,心理健康并非仅仅是消极因素的减少,同时也是积极因素的增加;三为多维性,心理健康应包括个人生活的各个层面。根据他的观点后来的研究者把心理健康分为正负两个重要方面。目前,研究者越来越多地使用主观幸福感指标作为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很多的研究者认为促进幸福感应该是心理健康的主要目标,心理疾病患者康复的基本目标之一应该是主观幸福感水平的增长。也有很多的研究者尖锐地指出:把心理健康的操作性定义和测量局限在没有精神疾病,这是不公平的。精神症状的消失和康复的结果是产生幸福感,仅仅使用精神症状的测量作为心理健康评价指标是不科学的。正是这些认识,促进了主观幸福感在心理健康研究中的应用,并且已经从个别的评估演化为普遍趋势,这种趋势在最近20年期间不断地增长着。
在生理健康方面,积极的情绪状态可以增进人的心理资源,使人相信结果会更好。在面对压力事件时,自我报告通常处于积极情绪状态的人更不易生病;而对于病人,那些处于积极情绪的人更愿意接受医生的建议、配合治疗并进行锻炼。研究发现,积极的情绪状态对于患病者的心身状况改善有积极影响,并且,良好的情绪状态容易导致积极的康复活动,Taylor等人发现,对于感染AIDS的人,那些对于自身的康复能力抱有不切实际的乐观的人,在康复锻炼中表现更好。对AIDS感染者的问卷调查和其后他们病情的发展情况表明,那些接受死亡的现实的感染者(高分者)比低分者要早去世9个月。消极的预期会使AIDS症状更早出现。
3.2正向特质(positive trait)
正向特质也就是在个体层面上的一种积极人格特质。如自我决定、智慧、创造力等。
自我决定理论是由Edward,Deci和Richard,Ryan等人提出的,这一理论试图去规定自我组织行为和社会整合行为的基础,这些基础包括基本动机、发展、社会心理现象等方面。并且Edward等人为他们的这一综合理论的每一组成部分提供了严格的经验性证据。自我决定理论涉及人的三个基本需要,能力需要,关系需要,自主需要,这些需要满足导致人们的幸福感和社会发展,支持自主、能力、与关系的社会能够促进个人发展。他们认为:三种基本的心理需要的满足会促进人的发展,因此被视为人本质的生活目标。在他们看来,基本需要不仅仅是心理发展的最低要求,同时也是社会环境必须提供给人们以促进其茁壮成长和心理发展的基本养料,阻碍这些需要满足不管在什么社会与文化背景都会导致消极的心理后果。由于需要的满足与否和个体所生活的环境密切相关,Ryand和Deei还考虑了有利于满足这种需要的社会环境及其相反的社会环境。
智慧是所有文化中最推崇的特质。美国心理学会的第一任主席Hall曾努力试图研究出一个智慧随年龄变化的模型,但这个课题在那些年里并未得到广泛的关注。然而,近年来,对智慧的研究又有所回升。Baltes和Stawdinger报告了一系列的研究,他们已经建立一个复杂的模型,将智慧视为在追求个体和集体的优秀过程中用来组织知识的一种认知和动机的启发性运用。
3.3 正向环境(positive community)
在积极心理学的思想中,人的体验、人的积极品质是与环境、社会背景分不开的,因此需要综合考察良好的社会、积极的社区以及积极的组织对人的积极品质的影响,社会关系、文化规范、与家庭背景在人的心理发展中具有重要影响。因此不能脱离人们的社会环境孤立地研究积极心理。当前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人类幸福的环境条件以及影响青少年发展、天赋得以体现、发挥的环境条件的探讨上。
Buss曾在一篇文章中从进化的角度对阻碍人们达到积极的精神状态的原因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对于如何增加人们的快乐也提出了建议。Myers在对有关快乐的研究的综述中,显示出了这样一个信念:如果传统价值观要跨代得以传递,那么它必须含有真理的成分。因此,他认为促进幸福的要素之一是宗教信仰。Schwartz认为文化环境的限制对于减少人们的心理负担是必要的。他相信在其文化环境中会导致心理上的一种不适,过度的自由会导致不满和抑郁。Winner对天赋进行了研究。她对天赋的定义是:天赋体现在儿童身上,这些儿童是早慧的、自我激励的,并在他们富有天赋的领域中以一种自发的方式解决问题。她的研究发现这些儿童是适应良好的,并有很好家庭背景。
4思考与评价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主题与人本主义心理学在很多方面都是一致的,如探索人类的美德,关注人类的力量等人性中的积极方面。所以积极心理学也不是全新的东西,在以往的心理学研究中就已经存在积极心理学的元素,但他们没有被整合到一起,也就没有成为一种占主流的研究趋势。更值得一提的是,积极心理学采用的是当前主流心理学研究的实证和实验的方法,比如量表和问卷、访谈、实验等技术和方法来研究人类复杂行为。这是人本主义心理学所不具备的。我认为积极心理学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是值得肯定的。
首先,为心理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视角,拓宽了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上文也提到了,上个世纪,心理学的主要是以消极心理学模式开展各项研究,而对人性中的优秀品质和美好心灵关注很少,而这部分内容却是很大一笔心理资源而没有得到开发。积极心理学作为一种新型的心理学研究模式而被正式提出来,并形成一种积极心理学运动,在很大程度上填补了心理学研究的空白,拓宽了心理学研究的领域。
其次,在一定程度上整合了心理学的发展。积极心理学虽然是在反对消极心理学体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它强调对消极心理学的扬弃,而不是对其全盘否定。积极心理学实在消极心理学的土壤中产生,它有义务和责任继承和发展消极心理学几十年来发展起来的分类标准、标准化的测验工具,严密的实验设计技术以及卓有成效的心理干预技术。因而达到一种心理学上的整合。
最后,有利于促进整个社会的发展。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平均水平的普通人,关注人性中的积极面,致力于去帮助普通人生活得更健康、更美好,促进个人、团体和社会的繁荣,而这些普通人却是社会构成的基础。用一句话说,积极心理学就是要以科学的方法研究人性中的积极面,并力图促进个人、社会以及整个人类的进步和发展。
积极心理学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繁荣、健康的人类社会图画,但是任何一种新生事物在产生初期总存在着许多不完善、不合理之处,积极心理学同样如此。
首先,面临方法技术方面的问题。积极心理学所研究的内容大部分是人们的主观体验等一些比较复杂的心理现象,这就要求必须有适合研究它的所需要的方法和技术。而目前对于方法的问题还有存在很多问题。在宏观上积极心理学要求以实证研究为基础,另外需要结合人文研究,但是具体二者怎样更好得结合在一起会面临许多问题;在微观上,比如用实证的方法去测量主观幸福感、快乐等这些主观体验时也会面临方法方面的挑战。
其次,由于受文化影响而引发的问题。主观幸福感、快乐等这些体验是与人们的信念、价值观错综复杂的联系在一起的。所以,不同文化背景下不同价值观的人的主观体验肯定会有差异,比如,同样是快乐,在西方国家很多人一般会偏向自己利益的满足就是快乐,而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可能会有很多的人想到他人利益的满足,关注集体的利益。再有,语言是文化很重要的表征工具,而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相当依赖于语言。我们经常可以发现,很难在中文中找到相对应于英文的字词,而在英文中,有时我们也很难区分一些词汇,在翻译过程中找不到更合适的词来代替,所以中国人所理解的积极、智慧、快乐、幸福等就有可能与西方存在很大不同。所以,在考虑积极心理学时,文化差异研究将是一个极有潜力的研究课题。
最后,还存在很多争论。积极心理学强调快乐、满足等积极的情感,认为应该重视、强调人性中这种积极的情感和积极因素,但是也有学者提出证据反驳积极心理学所谓的“积极是好的,消极是坏的”的主张,并提出在其研究中发现,消极的自我防御仍对身心健康有积极的助益。另有学者认为积极心理学似乎企图强加一些价值观于他人身上,如希望人们快乐、乐观等。
积极心理学从形成到现在仅有短短几年时间,目前正处于发展阶段,所以试图对它做出全面的评价也是不可能的。不过我相信,不管积极心理学最后是否遭到和人文主义心理学一样的命运,它必将推动心理学向前发展。